55世纪_55世纪
55世纪2023-01-31 16:05

55世纪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模式与路径******

  作者 :张小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中欧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城市风险的本质特征为“超辖区化”。城市风险并不总 是内嵌于城市行政单元,它 的发生地点、影响范围并不局限在固定区域,还可能超越特定 的行政边界 ,向其他城市溢出 。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很强 的传染性,在密集的城市人流中 ,病原体迅速传播会加剧风险蔓延和扩散 的可能性 。各类自然灾害潜藏着次生性灾害威胁,容易触发更大范围的灾情 ,如暴雨灾害 ,一旦上游河流决堤,很容易引起中下游城市 的洪灾。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虽发生地点和影响范围相对集中 ,但不妥善 的处理同样也可能对其他城市造成不良影响。城市发展中涌现的新兴风险,特别 是技术风险 、网络安全风险等 ,具有很强的复合性、联动性和叠加性 ,更可能产生超越空间范围的颠覆性影响。

  我国城市风险防控模式具有典型 的“辖区性”特征。我国采取属地管理模式应对城市风险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属地管理为主 的应急管理体制 。”又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指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 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 、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 ,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 。”基本法和单行法都强调了突发事件的本地负责 、本地化解特征 。

  在面对“超辖区化” 的城市风险挑战时 ,“辖区化”的属地管理防控模式难免会陷入失灵困境 。一方面 ,它固化地引导行政人员遵循应急管理 的属地思维,忽略了跨域风险防控中的权责配置与相互协作。当出现跨域风险和危机时 ,地方政府往往会在辖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驱动下“自扫门前雪”,片面强调本地的风险处置责任,忽视甚至搁置“共同责任区”风险问题 ,继而可能导致跨域风险问题的防控呈现出分散化 、碎片化状态 ,并最终延误风险的最佳处置时机。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的资源与能力难以适应跨域风险防控要求。地方政府基本形成了与属地管理模式相匹配 的信息收集、报送程序以及资源调集 、分配机制 。当风险出现后,地方政府能够按照固定规范的流程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而城市跨域风险超越了单一行政区域范围,发展演变趋势不确定 ,表现形态多变复杂,更重要 的是 ,它突破了地方政府的风险治理权限 ,涉及到不同应急力量 的博弈与权衡,仅仅依靠某一城市的属地管理模式显然很难产生成效。

  基于此,进行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极为必要 。跨域,顾名思义是跨越地域界限。由于地域具有明确的区划边界性 ,因此 ,跨域实际指向 的是跨越不同 的行政区划;而行政区划又有各自 的法定治理权限,这意味着跨域更深层 的是对单一治理权 的突破。当风险的潜在致灾因子、可能承灾对象超出了城市 的行政区划,城市跨域风险就产生了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有三种典型情境 :一 是潜在致灾因子超出特定行政区划范围 ,涉及两个甚至多个城市辖区,如河流水位暴涨会波及流经 的中下游城市 。二 是潜在致灾因子发生在某一城市范围内 ,而可能 的承灾对象分布广泛 ,如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顺着风向飘至其他城市。三是潜在致灾因子与可能承灾对象分别分布在不同城市区划。这三种情况都超出了单个城市的治理权限和治理能力 ,需要采取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模式 。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是城市跨域风险治理的重要类别和突破 。协同治理是对原有治理范式 的超越和发展,它强调在尽可能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 的同时 ,通过协力合作、共同行动的方式 ,最大可能地维护整体利益。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过程中 ,不同城市主体代表着多元利益,它们需要通过博弈协商、相互协作 的方式,化解区域风险问题,实现区域利益和地方利益 的最大化 。因此,跨域风险 的协同治理 ,是在一般性跨域风险治理的基础上,对治理 的目标 、过程和结果的更高层次追求 。根据现有跨域治理模式分类 ,结合跨域风险治理的现实情况 ,可将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划分出两种类型 :上级政府主导型和平行区域自发型。第一种类型强调中央政府或者共同上级政府 的权威性,他们 是跨域风险协同治理 的发起方 ,掌握着治理过程中 的决策权和指挥权。第二种类型则出于城市主体的自发性 ,不同城市特别是毗邻城市 ,出于各自城市发展 的需要和维护城市安全的利益需求而主动形成的治理模式。结合实践看,平行区域自发型 的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运用更为广泛 。总之,突破地理空间整合应急力量进行合作应对 的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模式 ,将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模式建构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核心 是通过总体顶层设计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体制。它囊括了中央政府对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总体布局 ,同时还包括各城市共同体基于区域实践构建 的治理体制、组织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职能配置和责任关系 。它深刻体现了在服从中央政府关于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最高指挥、协调权 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跨域城市共同体的自主权与核心地位的模式特征 。

  第一 ,完善中央政府对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我国城市种类繁多,行政结构复杂 。从城市规模看,包括超大城市、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小城市。从行政结构看 ,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 、省会城市 、地级市、县级市等 。这些城市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 、政治话语权上存在较大差异 ,完全依靠自组织、自我协调的方式 ,可能会陷入组织无序、协调不通 、效率低下的困境 。因此,中央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总体布局 、设定规范就极为重要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 、统筹布局并积极推进城市跨域协同治理,打造了一套完善 的规划体系、规则体系和组织体系 ,为城市群地方政府进行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提供了有效 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示范 。中央政府在强调区域合作、融合互动 、资源共通、服务共享等区域发展 的同时 ,还兼顾了风险 、灾害、危机 的安全统筹 。

  第二 ,探索“综合协调、协同共治 、属地管理” 的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体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统一指挥 、专常兼备、反应灵敏 、上下联动 的应急管理体制”,厘清了应急管理实践中 的政府上下级关系,为风险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制度保障。然而 ,现有的治理体制高度聚焦特定行政区划内的突发事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跨域风险这一重要类别。基于此 ,有必要建立面向跨域风险 的新体制 ,以进一步规范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实践中的权责关系,特别是不同城市领导权、指挥权 的配置问题 。具体地 ,应形成“综合协调、协同共治、属地管理”的跨域风险协同治理体制 。综合协调是指不同城市政府应急领导力量组成的综合性协调机构享有跨域风险治理 的协调权 ,履行综合协调 、信息汇总 、应急值守 的职能 ,发挥跨域风险治理的运转枢纽作用。协同共治是指风险 的发生地城市、波及地城市政府协同参与 、共同治理跨域风险问题,以谈判 、商议 的方式达成跨域风险治理的最优行动方案 。属地管理是在坚持综合性协调机构协调作用和跨域治理共同体协同作用的基础上 ,延续片区责任制 ,辖区政府仍然 是本区划范围内风险事件 的第一责任人和最先响应人 ,负责向综合性协调机构和其他城市传输信息,在配合跨域治理共同体风险处置方针 的同时 ,负责应急处置本区域 的风险事项。

  第三 ,设立“综合性协调机构”为主导的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组织体系 。健全 的组织体系是确保跨域风险协同治理工作成效的关键力量 。进行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组织体系的设计 ,既要兼顾中央政府在工作协调方面 的权威性优势,还要尊重跨域城市政府的自主权与核心地位,并妥善适应多元风险类别的外部情境。基于此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组织体系要特别注重三项内容:一 是构建中央层面的跨域风险协调办公室 ,规划全国范围内的城市跨域风险治理工作,必要时还可以由相关部门参与到城市跨域的机构体系中 。二 是设立综合性协调组织机构 。毗邻城市要主动打破行政区划界限 ,由各地政府 、应急管理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人组建综合性协调组织机构,将其作为跨域风险协同治理 的常设机构,发挥指导、协调 的核心作用 ,保障跨域风险治理工作 的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例如 ,2012年 ,为了应对突发性跨界水污染事故,长三角二省一市成立应急联合委员会 、预警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专项工作组等机构,制定跨域治污的行动方案并负责领导和组织落实工作。三 是设立具体风险导向 的跨域协同治理办公室。在综合性协调机构内,下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 、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主要类别 的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办公室,专门对接各自领域的日常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专业性。

  第四 ,理顺各类机构 的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职能配置。城市跨域风险治理过程中,综合协调工作普遍面临着双重困境。一 是风险 的不确定性催生了城市政府差别化的风险回应态度 。风险 是一种未然状态,具有发生 的不确定性 。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城市管理者,往往会选择采取消极、懈怠 的态度回应跨域风险事项和合作治理活动,这可能会影响到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活动 的实际进展和整体成效。二 是城市主体分布在不同行政区 ,它们各自有着独立 的治理权和多样的利益需求,跨域合作需要统筹 的因素多 ,协调 的难度也更大 。为了克服双重困境,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协同组织机构 的职能 ,加强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对此,特别需要赋予综合性协调机构以必要的实质性权力,发挥该机构 的权威作用,确立该机构 的跨域风险常态化预防与治理职责:负责起草跨域风险治理协议,编制风险防控预案 ,研究制定风险协作的重要政策 、年度计划与合作事项,并负责组织召开跨域协调会议。同时,还要明确该机构在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处置 、风险监控、风险沟通各环节 的统一领导 、指挥、协调 、调度职能 。当出现重特大跨域风险 ,超出综合性协调机构的应对处置范围和能力时,中央相关机构应及时干预 ,对风险应对处置工作进行统一领导 。

  第五 ,构建“发生地为主 、波及地为辅” 的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责任框架 。清晰 的权力责任体系是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的重要保障 。城市跨域协同风险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地方政府的权责关系不明晰,“谁主责、谁担责” 的问题有时处于模糊状态 。责任关系不明晰,即便促成了跨域协同治理活动,城市主体由于缺乏刚性约束,很容易在风险的治理参与、评估沟通 、响应处置过程中产生侥幸 、懈怠心理。对于愿意承担责任积极作为 的主体而言,也难免会存在定位不明 、把握不清的困惑。因此,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应当妥善配置权责关系 ,构建“发生地为主、波及地为辅” 的责任框架 。一要建立城市跨域风险治理责任体系 ,建立跨域风险治理的责任清单 ,明晰各主体单位在跨域合作、联合治理中 的权责范围 ,实现重大跨域风险治理发生地牵头 、波及地配合 的组织模式。例如,《京津冀协同应对事故灾难工作纲要》将建立协同应急责任体系列为五大工作内容之一 ,指出要“以区域应急联动综合预案为指导 ,研究确定京津冀协同应对事故工作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急队伍的工作责任,联合编制区域协同应急责任清单” 。二 是明确城市主体在跨域风险治理中的责任追究制度。以制定法律或者签订协议的方式 ,明确责任追究的主体、程序和方式 。对信息上报不及时 、不完全,甚至刻意隐瞒和虚报风险信息 ,以及不积极参与跨域联合协作 ,响应不及时,应急处置不配合等行为 ,给予严厉 的责任追究和处罚 。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 的总体顶层设计和模式体制,需要通过完善 的运行机制设计来保障落实。当出现跨域风险时,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独善其身 ,也没有哪个城市能够担负起单独应对风险的防控责任和能力 。为此 ,需要通过各种制度或非制度性约束 ,鼓励各城市采取联合行动 ,维持稳定 、持续和正式 的合作关系。这需要重点处理好城市间三个方面 的协同 :一 是目标协同。不同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主政官员治理理念上存在着差异,这决定了他们参与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目标偏好可能会不太一致 ,对跨域风险治理 的效果也存在着差别化 的需求 。相比于风险波及地城市,风险发生地往往有着更高的目标追求。而目标的不同又会带来城市主体行为选择 的差异。因此,需要对主体目标进行调和 ,尽可能达成趋同状态,兼顾各城市切实需求 的同时,保证目标 的可操作性。二是过程协同 。风险治理一头连接着常态 ,一头连接着应急态 。因此 ,风险治理除了要衔接好跨区域 的风险排查 、联合指挥、跨域救援等全流程防控和资源供应、信息沟通等全方位保障的协同外,还要妥善处理常态与风险态转换时的协同关系 。一方面,保证日常演练 、风险监测 、预防与风险识别 、处置的高效衔接 ,确保跨域风险出现后 ,城市政府能第一时间从常态管理转换到风险处置状态 ,迅速调配资源进行响应 。另一方面,还需关注风险应对与应急处置的协同,做好跨域应急管理的准备,以在重特大跨域风险转变为跨域灾害后有充分的动员力 、处置力。三是资源协同 。主要是推进不同城市间应急物资、应急装备 的协同 ,保证跨域资源供应体系完整 、规范,在应急状态下能够迅速调配 。

  具体来说 ,城市跨域风险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设计 ,包括沟通机制 、评估机制 、利益机制、信任机制等方面 。

  首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处理以及风险监控这四个步骤中,自始至终都需要进行风险沟通。只有将风险的相关情况 ,包括风险来源 、范围 、特性 、演变趋势等 ,传达给相关 的人 ,包括导致风险 的人、面临风险 的人、需要进行风险治理 的人,风险治理活动才有价值可言 。跨域风险波及面广,涉及因素复杂 ,加上不同城市间的地理区位阻隔,信息的分布极为分散,各城市主体往往只掌握着本行政辖区范围内 的风险状况,对整体风险情况缺乏判断,这会很大程度上限制风险治理后续活动的开展。因此 ,建立高效 的沟通机制,是保障城市跨域风险治理良性运行 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依托统一信息平台 ,实现预警信息的常态化沟通 。借助大数据、物联网 、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手段 ,搭建现代化跨域风险信息平台 ,实时监测、追踪并实时共享自然灾害 、安全生产 、事故灾难 、社会安全等传统风险和新兴技术风险领域 的风险源信息 ,保证跨域治理共同体能够在完整 的信息链条下对风险 的整体态势和演变情况进行科学 的研判、评估,并提醒可能涉及的毗邻城市做好风险 的预警预防和应对处置工作 。另一方面 ,完善风险治理过程中的基础信息共享 ,实现城市基础信息 的互联互通 。风险是突发事件的萌芽状态 ,风险治理是应急管理活动 的起点 。各城市的跨域风险治理活动 ,除了做好一般性 的风险处置活动,还要共同应对重特大跨域风险转变为跨域突发事件甚至跨域危机后 的管理活动。因此,城市之间还需要就应急基础信息达成充分沟通 ,如及时共享城市人口总量与空间分布、应急物资储备、应急队伍规模、应急技术配备等情况,以便充分识别各城市的资源储备情况,明晰区域整体 的应急储备短板 ,以更好地进行跨域风险 的协同治理。

  其次,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 。跨域风险协同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具有时间周期上的持续性和持久性 ,它不 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也不 是某一次风险治理活动就能终结 的 。因此,及时地发现问题 ,针对性地改进问题,为之后的城市跨域风险治理积累有益经验就极为重要 。这需要依托合理 的评估机制 ,对治理过程中 的表现 、治理绩效等进行评估 。在评估主体上 ,需要综合性协调机构、跨域城市共同体、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形成以学术机构 、专业团队等第三方机构阶段性评估为主 ,综合性协调机构与跨域城市共同体定期自评为辅 的评估体系。在评估内容上 ,一是针对风险治理活动 的评估。还原风险治理情境 ,就应急预案 、治理协议 的有效程度 ,风险预防 、评估、处置工作的及时程度,资源准备、信息交流 的充分程度,风险应对效率情况等主要内容进行评估和改正,更新和完善风险治理模式与工作机制,推动城市风险治理工作更加有序地开展。二是面向各参与治理主体的评估。确定综合性协调机构在跨域风险治理中领导 、指挥、协调行为的有效性情况,掌握不同城市在风险协同治理各个环节 的相互配合情况 ,了解各城市主体参与跨域风险防控中 的成本投入、工作成效和责任履行情况 。在评估结果的运用上,要实施明确 的奖惩结合方式,加大有效经验推广力度 。

  再次 ,建立清晰的利益机制 。对于参与跨域风险治理 的不同城市政府主体而言 ,首先需要调和 、平衡 的就是政府利益关系 。建立利益机制 是保障参与主体充分享受利益 ,实现利益分配最优化的重要渠道,它包括利益共享和利益补偿两个部分 。其中,利益共享是跨域风险治理的前提,有效 的利益共享有利于维系跨域风险治理活动的稳定性、持续性 。但现实中,不同城市政府参与跨域风险治理的收益 是不均等的。当跨域风险被成功化解,它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风险转变为突发事件后的社会经济损失 ,这一潜在收益对风险发生城市体现的尤为直接和明显 。而对于风险波及地城市而言,不仅获利十分受限 ,还不可避免地存在成本投入损耗问题,这种成本与收益之间 的失衡很可能会破坏城市政府参与 的积极性。利益补偿机制旨在化解这一问题 ,它通过调和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保障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帮助跨域协同治理维系长远发展。然而 ,具体到城市跨域风险治理领域,相关 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资源补偿机制尚未成型。未来可尝试结合区域间共补和第三方激励两种渠道 ,丰富专项基金、资金补偿、专业人才培训 、应急平台搭建等补偿方式,鼓励跨域城市共同体就跨域风险协同治理中的利益关系达成共识 ,努力实现区域共同利益 的最大化 。

  最后,构建稳定 的信任机制 。在跨域风险协同治理过程中,各城市主体拥有平等且独立的治理权 ,缺乏来自治理体系和整体性治理理念对跨域协同的制度硬约束。基于此 ,寻求一种有效的、促进合作的软约束显得极为重要 。信任机制是软约束体系 的重要内容。信任的本质 是承诺被兑现 的程度 ,高水平的信任不仅能促进合作的生成,同时还能保持合作的灵活性与持续性,并降低合作成本 。维系主体间的相互信任 是达成城市区域内外安全合作 的必要基础 。为此,一方面,要积极打造跨域城市共同体自身 的政府信誉,结成地区性信任联盟 。大多数的城市政府在跨域风险协同治理中都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难题 ,这增加了它们资源投入 的风险以及跨域合作的监督成本。通过鼓励政府主动守信,并在跨域合作中结成信任联盟 的方式,塑造城市良好 的信誉形象 ,营造跨域间 的互信文化 。另一方面,要构建与信任机制相匹配的监督机制,纵向上强化综合性协调机构对跨域城市共同体守信情况 的监督,横向上实现各城市主体相互之间 的联合监督 。在此基础上,增加城市政府违约失信 的成本和代价,以帮助增强城市跨域风险治理共同体的守信意识和信念 ,促进信任关系 的建立和维系 。

【中国这十年·焦点面对面】共筑全球新“气候”,中国从未缺席******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题 :共筑全球新“气候”,中国从未缺席

  ——专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

  中新社记者 李金磊 彭大伟

  “要么一同采取行动,要么一起自杀 。”今年夏季,面对极端天气频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出警告。

  洪水、干旱、极端风暴和野火 ,异常的气候变化让人类面临严峻考验 ,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巨大 的威胁和挑战 。

资料图:拉马乡鲁南山风电场 。李益民 摄资料图:拉马乡鲁南山风电场 。李益民 摄

  “人类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升温又带来了地球表面各个圈层 的一些变化 ,比如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并产生相关的粮食生产 、能源安全等风险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日前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说 。

  “我们必须要加速采取行动来拯救人类自身。”王毅表示,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黎协定》以及去年通过 的《格拉斯哥气候协议》 ,人类必须要采取统一 的行动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中国根据自身 的能力不断更新、提升目标,从“十一五”时期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到“十二五”时期提出“国家自主贡献”,再到2020年提出“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 ,有力推动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

  十年来,中国“逐绿而行”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取得显著成效 ,一个“只此青绿” 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

  这十年 ,中国稳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风电、光伏装机量 、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居全球之首。

  中国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8.4%,同时建立了全国碳市场机制 ,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 的碳市场。

  同时,中国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是世界森林密度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增绿面积占全球四分之一 。

  “过去十年 ,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 的经济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并未脱钩,但 是中国以更少 的能源支撑了经济增长 。”王毅表示 ,一方面控制化石能源 的消费,另一方面转变能源结构 ,中国在一些重要的产业特别 是可再生能源设备 、动力电池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在全球碳减排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当前 ,全球气候治理正受到全球疫情 、经济低迷、能源和粮食危机 、地缘竞争 ,以及一些国家气候政策“回摆”等多重挑战。

  王毅认为,发达国家应加速自己的行动 ,同时也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并为其留出更大 的发展空间,而不是“忽悠”发展中国家作出不切实际 的减排承诺。在复苏和应对过程中,要找到一条推进高质量公正转型的路线,以更加节能和可持续 的非化石能源 的增长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同时提高适应能力 ,来弥补在减缓 、适应、技术、资金、领导力等方面的赤字 ,共同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完)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右)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右)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

  中新社记者:世界气象组织近期发布《团结在科学之中》报告 。报告警告称 :人类正朝着错误 的方向前进 。如果不采取更加雄心勃勃 的行动,气候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影响将越来越具破坏性。为什么全球极端天气频发?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着哪些挑战 ?

  王毅: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揭示了人类的行动跟目标之间相距甚远 ,特别是要实现升温在1.5℃之内 ,现在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 ,甚至说要增加七倍 的努力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距 。

  气候变化首先 是一个科学问题,人类燃烧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所产生的温室效应 ,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升温又带来了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一些变化 ,比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并产生相关的粮食生产、能源安全等风险,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我们必须要加速采取行动来拯救人类自身。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黎协定》以及去年通过的《格拉斯哥气候协议》,人类必须要采取统一 的行动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以减少燃烧化石能源造成 的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气候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工作,一方面 是减缓 ,就是要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或者依赖,同时要增加生态系统碳汇 ,开发和利用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另外一方面 是适应,地球的地表温度还在上升,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同样也要采取更多行动来做这项工作 。

江苏常州“渔光互补”光伏发电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泱波 摄江苏常州“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泱波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做出了哪些贡献?

  王毅 :在国际层面 ,中国推动气候多边进程 ,并促进一系列国际气候规则 的达成 。在国内层面 ,中国在“十一五”时期提出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时期提出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2020年提出“双碳”承诺 ,都有力推动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国根据自身 的能力,不断在更新 、提升目标 ,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做出积极而具有引领性 的贡献。

  中国现在已经 是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一方面需要与各国合作采取行动 ,同时也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过去十年 ,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 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并没有脱钩,但 是中国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来支撑经济增长 。

  同时,可再生能源发展非常迅速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已经接近11亿千瓦 ,已占全部电力装机的44.8%,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近2.5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总发电量的约30%。一方面控制化石能源 的消费,另一方面转变能源结构,更多去依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减少由于能源的增长所带来 的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在一些重要 的产业上特别 是可再生能源设备、动力电池制造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在全球碳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日前在北京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中新社记者 :中国驻欧盟使团临时代办王红坚近日表示 ,绿色合作不可能在真空中推进,不可能一面搞地缘对抗,一面要求别人无条件合作。该如何破解这种困境 ?

  王毅: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下,零和博弈 的做法是不可取 的 ,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仍然是基础 。

  发达国家首先要提高自己 的力度 ,也要资助发展中国家并为其留出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 是“忽悠”发展中国家(作出不切实际 的减排承诺) 。各国要以更加节能和可持续的非化石能源的增长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提高适应能力,弥补在减缓、适应、技术、资金 、领导力等方面的赤字 ,共同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把安全 、气候保护 、经济复苏和增长统筹起来 ,这很重要。

  乌克兰危机 、新冠疫情以及通货膨胀等很多非气候因素跟气候问题交织在一起,怎么更好去统筹处理这些问题 ,也需要我们做更多的研究 ,采取更加务实 的行动。

  同时 ,竞争也 是不可避免的 ,特别 是在技术领域,要通过竞争来促进创新,通过竞争来降低成本 ,但合作是主流,所以应该把握合作的各种机会 ,同时也要为竞争做好准备。

  中新社记者:气候变化是超越国家、超越意识形态的全球性挑战 ,但是近年来,个别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表现出气候单边主义倾向 ,对国际气候条约合则用 、不合则弃,给全球气候治理合作带来严重阻碍。该如何克服气候单边主义倾向 ,促进开展务实的合作和行动?

  王毅 :气候单边主义有两种倾向 ,一是不合作,不承认气候变化的事实 ,就像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巴黎协定》 ,采取了不合作 的态度 ,影响了全球合作和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

  二 是不尊重现在 的多边规则 。很多发达国家只 是单纯要其他国家提高目标,要更有雄心,更有力度 ,但是忽视了这些国家 的转型路径和替代方案。

  中国同意不断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更多利用可再生能源 ,但是需要一个公正 、安全 、平稳的转型。这一年来,欧洲经历了乌克兰危机 ,也经历了能源紧张,说明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科学合理 的路径 、更明确 的替代方案来实现目标 。

  我们要防止单边主义,走多边主义的基本路径 ,需要加强交流和沟通,必须要促进双边 、多边 的交流合作来增信释疑。

  中国一定要坚定方向 ,保持力度和节奏 ,同时要通过国际传播来讲好中国故事,跟其他国家分享“双碳”的实践、经验、技术,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白鹤滩水电站。东方电气供图白鹤滩水电站 。东方电气供图

  中新社记者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是维护全球气候治理公平正义 的基石 。但 是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却通过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俗称碳关税)”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排放责任 、转嫁减排成本 ,试图无形中消解这一基石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王毅:对此要有全面的认识 ,欧盟拟单边采取 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不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同时 是否破坏现有 的一些多边规则也需要关注 。例如,欧盟国家声称CBAM没有破坏WTO规则,但是WTO关注的是自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相关环境条款 的规定不清晰,对有关环境产品 的认定一直没有实质进展,也未达成环境产品减税 的协议 ,导致一些国家借此设立各种“绿色贸易壁垒” 。所以 ,欧盟国家 的做法存疑。

  在乌克兰危机和通货膨胀背景下 ,能源价格高涨,“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很多政策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需要我们综合研判和应对 ,但最核心的就是加速转型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 、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方面有很多优势,只要坚持方向 ,实现系统性 的变革 ,把整个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生活方式、贸易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比别人转得更快,就有望化解相关的政策挑战 。

  中新社记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即将在埃及举行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正受到全球疫情、经济低迷 、能源和粮食危机,以及一些国家气候政策“回摆”等多重挑战 ,中方如何保持定力,推动气候多边进程持续取得进展 ?

  王毅: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多次表示 ,COP27首先应该是一个落实和行动 的大会。

  要把《巴黎协定》《格拉斯哥气候协议》 的各项规定落实下来,但现在有一些重要 的缺口 ,比如说适应问题 、资金问题,发达国家提出 的到2020年到达1000亿美元资金的支持仍未落实。

  雄心目标同务实行动必须要保持平衡。在乌克兰危机 、通货膨胀影响能源和粮食安全的形势下 ,一些国家气候政策短期“回摆”可以理解 ,但在恢复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构建未来净零排放或碳中和 的新格局 。

  各国一方面要更好去应对现有的一些短期问题,同时在复苏和应对挑战过程中找到一条公正转型的路径 。大家要一起努力,才可能弥补差距并且减少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机。各国一起把步子走稳走实走好了 ,才能共同迈向低碳可持续 的未来 。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9语种权威发布

    55世纪地图